大河网讯(记者 臧小景 实习生 王璐瑶)8月9日,清晨的阳光洒在嫩绿的红薯叶片上,微风拂过,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。林州市横水镇新庄村,广袤的田地里,红薯藤蔓盘旋生长,此时的红薯食指般大小。村民们正聚集在田间拔草,让红薯更好地吸收阳光和养分。
(资料图片)
“林州多山地,土地土质也十分独特,大部分都是红胶泥土,土质偏硬,许多农作物不适合生长,适合种植抗旱作物,例如淀粉型红薯、小米。”刘艺磊是林州市横水镇新庄村一名95后青年。
长在红旗渠畔,刘艺磊从小受红旗渠精神影响,不怕苦不怕累,大学毕业后,他随家人带动全镇种植红薯,生产的产品“圈粉达人”酸辣粉畅销全国。
寻藤椒粉之路:想到红旗渠就充满决心和斗志
“2017年我们流转承包了家后面小山坡上500多亩地,开始种植红薯,后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目前流转的土地有5000多亩,红薯产业几乎覆盖整个横水镇所有自然村落。”
刘艺磊出生于1996年,2015年考入大学,学习工商管理专业。2019年大学毕业后,便转战家族企业。谈起回乡创业之路,刘亚磊感触颇多,尤其是寻找藤椒粉令他印象最深。
“以前我们生产最基础的初级农产品,现在也做一些深加工产品,比如我们把红薯做成淀粉粉条、粉皮、酸辣粉、红薯干。酸辣粉以红薯为原料,前几年市场非常好,但我们原来生产的产品太过单一。”
面对这一问题,2020年刘艺磊建议父亲,再加一条酸辣粉的生产线。之后,他便负责酸辣粉外包装的设计、调味包的选择、配料等工作。为了找到满意的藤椒粉,他辗转去了很多城市,郑州、新乡、焦作,重庆……跑了二三十个厂家,最终在成都找到。
“我在红旗渠附近长大,从小到大去过许多次红旗渠青年洞,小的时候不是很能体会革命先辈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与毅力。工作之后尤其是这两年我越发感受到生活的艰辛,但是每当我想到红旗渠的修建过程,我就觉得我遇到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,又会充满决心和斗志。”刘艺磊感慨说。
酸辣粉畅销之路:真材实料才是经久不衰的秘诀
“之前提到农业,都会想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。现在不一样了,从产品的育苗、种植到加工销售是一条龙服务。”谈起变化,刘艺磊还提到如今的机械化种植,如一亩地起多少垄,多少条滴灌带浇多少次水,现在都是通过控制面板,用专业的设备来进行起垄、灌溉。
对于经营方式,刘艺磊介绍,有部分土地他们自己种植,还有一部分地是和农民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,他们提供种苗。种苗都是和商丘农科院、洛阳农科院等合作,农科院提供优质种苗,他们扩繁之后,发放给农户种植再保底回收。
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河南、山西、重庆、四川等地。例如在郑州,通过商家对接厂家,省去了中间环节,可以直接为酸辣粉连锁店或者火锅店提供所需原料。
“现在粉条行业相对来说还比较混乱,许多生产商在粉条中添加木薯粉、明矾等,以降低生产成本。随着去年315的曝光,消费者逐渐注意到粉条中木薯粉添加这一现象。”刘艺磊认为,从长远来看,真材实料才是产品销售经久不衰的秘诀。
未来发展之路:为林州现代化农业发展再添新绿
“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,而且产生的利润非常低,我们现在还是处于持续投入的状态。”刘艺磊表示,林州市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。
刘艺磊介绍,之前因为场地太小一直无法扩大生产。今年土地申请通过后,新厂订的是全自动设备,新厂建成后预计每小时能处理75吨红薯,产能是过去的十倍。
“由于北方气候条件的限制,一年只能种一季红薯,在清明节到劳动节之间种植,国庆节到霜降采收,收红薯时至少要有两三百人参与劳动。土地流转了的农民也可以到我们的工厂或者流转地里工作,我们现在大概带动四五百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”
谈到今年发展目标,刘艺磊表示,新厂建成之后,可以整体带动林州2万~3万亩的红薯种植,基本覆盖林州乡镇,加快推进红薯产业的发展,为林州现代化农业发展再添新绿。
“近日,万名青少年进林州研学,瞻仰革命先辈,学习红旗渠精神,这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。红旗渠养活了安阳人,而青少年则是祖国的未来,青少年来学习并传承红旗渠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。”刘艺磊说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