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港航物流、促港产融合、盛内河经济、兴运河之都。8月3日,京杭运河(济宁)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宁举行。众多国内专家学者、业内人士齐聚大运河最北端通航城市“运河之都”济宁,聚焦京杭大运河“黄金水道”,积极进行对话与磋商,寻求携手共筑大运河经济带的发展之路。
绿色低碳物流模式需求逐步扩大
开幕式上,来自全国港口物流、高端制造、大宗商贸、金融业等领域的16家企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26位行业大咖、商界精英聚焦内河航运、港航经济、产业战略、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做主旨演讲分享,聚焦运河,擘画未来。
(资料图)
“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,加快建立绿色物流、低碳物流模式将是物流企业未来立足的必经之路,多式联运将有力推动双循环新格局。”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段永桓在主旨演讲时表示,随着国家提出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和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倡导推进,公路运输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,以水路或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从市场需求来看,绿色低碳物流模式需求逐步扩大。
水运通,产业兴。航运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保障,是大宗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,具有运量大、成本低、能耗小、污染轻等比较优势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战略地位。当前,我国内河经济正在坚持创新引领,打造智慧航运,加快数字化转型,大力发展智慧港口、智慧航道、智能船舶,不断塑造航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沿京杭大运河形成经济走廊
依托京杭大运河运输干线,以沿线经济大市为核心,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,联结带动周围区别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进展,由此形成线状延伸的生产、流通一体化的经济走廊。
“依托这一‘黄金水道’,加强沿线城市的产业联动和物流合作,可以构筑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。”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、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谈到,运河沿岸城市产业体系相对错位。依托运河航运,将促进相关城市的合作,优化产业链、供应链,复兴运河经济。依托瓦日铁路和我国中西部、西北部能源生产基地,为大运河中下游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。依托山东农业大省,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粮食、果蔬等农产品。同时,背靠广阔的北方腹地,为大运河下游的轻工、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。
黄有方认为,京杭大运河与瓦日铁路、长江、新菏兖日铁路等重要通道联通,多式联运基础优越,大运河经济带正在形成,如济宁这样的沿线重点城市可利用运河优势,积极争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
截至2022年底,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.8万公里,其中,高等级航道超过1.6万公里,以长江干线、京杭运河—淮河等水运通道为主体,连通世界、干支衔接的水路交通运输总体框架已经形成,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位居世界第一。2022年,我国水路完成货运量约85.5亿吨,水运承担了大量的跨区域货物运输和约95%的外贸物资运输量,连续十余年位居内河航运世界第一。
构建大宗货物公铁水多式联运新模式
“京杭运河是南北商贸流通、文化交流的大通道,不仅是发展航运经济的‘黄金水道’,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繁荣发展。沿线城市依托内河航运网络,协同联动沿线特色产业,可以共同赋能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作为济宁现代港航物流产业的主力军,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广宇讲到。
济宁是京杭运河通航最北端城市,是国家规划的京杭运河六大重点建设港口之一。京杭运河贯通济宁主航道为251公里,占全年常年通航里程的近1/3。2000吨级船舶、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、杭州。瓦日铁路、新兖铁路在济宁与京杭运河交汇,形成了轴心位于济宁,辐射“一带一路”、 联通长三角、珠三角和闽三角的 “丰”字型物流大通道,降低物流成本10%—30%。
张广宇表示,济宁港将依托“丰”字形运输网络,构建大宗货物公铁水多式联运新模式,持续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。大力推广新能源船舶运输,布局“气化运河”“电化运河”新赛道,引领内河航运绿色转型。联合上下游龙头企业合资合作,加快推动临港多元产业融合发展,加快打造六大百亿园区。深化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武汉、重庆等省市港航企业的合资合作,打造港口联盟,实现港港联动、抱团开发,推动业务联动、资源共享、互利共赢,为共筑大运河经济带贡献济宁港航力量。
文 | 济宁能源融媒体中心
关键词: